作为Nintendo公司风靡全世界的8位元主机的后续机种,Super Famicom Computer(SFC)这部16位家用机的发售是在1991年。最初在日本,而后是美国和欧洲。当然名字改成了Super Nintendo Entertainment System (SNES)。
SFC主要配置如下:
CPU——————16-bit Macintosh 65C618,1.79~3.58MHz可变主频
PPU——————Nintendo专用 16-Bit显示核心×2
内存—————-128Kb(64Kb CPU Sound RAM+64Kb PPU RAM),279ms/周期(3.59Hz)
分辨率————-256x224~512x448,32768色、同显256色;支持缩放,回旋和马赛克效果
音效处理器——-Sony SPC700,1.024 MHz、8-lyt(DAC)/4-lyt(stereo)
声音采样率——-16-bit, 32KHz
手柄—————-Nintendo专用“十字键”+8键手柄×2
卡带规格———-62pin 4Mbit~48Mbit(512KB~8MB)ROM、DSP协处理器(选配)
外设—————-第三方磁碟机、第三方光盘机、“轰天炮”光枪(实际外形是火箭筒)、SGB扩展装置(让SFC可以运行GB游戏的装置)、专用键盘+鼠标、外置调制解调器等
由于SFC发售的较晚,所以相较以其他16位主机(SegaMD),SFC拥有更好的图像表现力(大部分借助于像Mode 7,马赛克,HDMA之类的特效)和音响效果,整体性能超越了当时任何一款486级别的PC,和奔腾级别(586)的PC持平。有意思的是,SFC主CPU 65c816有模拟模式,可以完美的模拟6502芯片。很显然Nintendo曾经有计划使SFC兼容FC的软件,只是因为成本问题而放弃了。
虽然某种意义上16位主机没有失败者(MD偏安欧美,PC-E日本流行,NEOGEO获利高端)但SFC无疑是16位主机大战的最终胜出者,由于较强的硬件机能而带来的较其他主机更为柔和鲜艳的画面,悦耳动听的音乐和逼真的人语效果。这使SFC制作在亚洲颇受欢迎的RPG游戏效果绝佳。不过由于CPU较慢,处理高速ACT有点吃力,因而到了SFC后期,很多游戏在卡带内部都搭载了DSP处理芯片,以弥补主机处理能力的不足。
SFC的实际生存期较之其他成功主机(FC,GB)而言要短一些,这是时代的趋势——事实上Nintendo对于FC的软件支持一直持续到2003年(而这使得FC成为了目前史上最长寿的主机,“寿龄”达20年)、对于GB的软件支持则是持续到NDS发售,而SFC的软件支持到1999年就已中止。然而即使在当年游戏主机全面进入32位元时代时,SFC上仍旧有新作发表。截止到1996年3月SFC的发售量就已达到3821万台,无愧于FC的继承者。
值得一提的是,Nintendo曾和SONY共同开发过一个SFC的CD-ROM系统。可能是看到了SEGA-CD的惨败,Nintendo单方面终止了合作(而SFC用光盘机最终由未经过Nintendo授权的第三方硬件厂商完成)。这无疑激怒了SONY,为了不让成型的产品流产,SONY决定独自将计划进行下去。具有讽刺意味的是,正是这部以被Nintendo遗弃的SFC-CD为原型开发的系统后来成为了次世代主机之王,几乎将Nintendo压的喘不过气。可以说SONY加入电玩业是被Nintendo逼出来的,用现在的眼光看Nintendo为此付出的代价之沉重是前所未有的——家用电玩业的任氏王朝由此宣告终结。
相关版本
说到即时战略类游戏,那就不得不说起由微软游戏工作室制作的帝国时代系列游戏,该系列游戏的背景大多设置在了古时期的欧洲,游戏故事主要是围绕着战争而展开的。在1997年微软游戏工作室推出《帝国时代》时,就受...
下载地址
网友评论
0条评论
分类列表
相关文章